哲学是一条奔涌不息的长河,其中沉潜着无数闪烁的珠石,藏匿着人类的智慧结晶。
12月14日下午,77779193永利官网第二十八期心理“悦”读会在yl23455永利官网楼403举行。本次读书会由魏梁钰老师主讲,刘财国老师主持,袁慧兰老师以及二十余位同学围桌而坐,共同踏入古希腊哲学的江河。
读书会伊始,魏梁钰老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作者朱莉娅·安纳斯及其西方古代哲学研究作品,并以巴门尼德《论自然》中的“序诗”——在黑夜/光明与永恒之间,引领我们叩开了古典哲学的大门。
诞生于久远时代的哲学,在各个时期都有极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魏梁钰老师按照时间线索,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到三大哲人再到希腊化哲学、罗马哲学,向同学们讲解了不同时期的哲学发展情况及哲学思想学派。传阅着《希腊化哲学读本》(Inwood & Gerson, 1997),分享着各自的看法,同学们跟随魏老师的步伐对哲学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魏梁钰老师从“理性与情感的关系”这一问题引入。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安纳斯从悲剧作品《美狄亚》出发,审视其引发的哲学思想。一种思想来自斯多亚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美狄亚的行为并不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争执,因为情感本身也是一种理性认识,只不过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人的灵魂是一个理性的整体。另一种思想则来自柏拉图,他提供了更符合人们直觉的理解,认为人的灵魂中有不同的动机或部分,即自然欲望、理性计算和二者之外的第三者,从而灵魂包含“理性”“欲求”与“血气”三部分,而其中理性才是真正的自我,美狄亚的行为完全是非理性的。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哲学观点,启迪着同学们拓展自己的思维。
从“理性与情感”的问题,则引出了关于知识、论证与幸福的关系。在柏拉图《泰阿泰德篇》中,起初泰阿泰德将知识定义为真信念,但两者并不相等,知识是确定的不容置疑的,经过严格的逻辑推论或演绎得出。而就幸福这一概念,有同学提出,这在古希腊中是否就是一种“至善”。对此,魏老师说,“幸福”就是属人的至善,在古希腊哲人那里,它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并且他们都格外注重美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定义为“有理性的灵魂依据美德的实现活动”,强调幸福不止拥有美德,还要有相应的实现活动。
那么,面对一本古典哲学作品,我们该如何阅读?魏老师以《理想国》为例,点明柏拉图写作的是哲学对话而非哲学论文,其目标是在一个适当的灵魂或者读者自身中产生一个对话,读者应该对柏拉图所提出的观点产生新的接续思考,而不是仅仅只是认同。至于西方学者对《理想国》一波三折的误解,则更提醒读者要注重历史语境的严谨文本研究,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并对自身的概念预设有所敏感,重新养成一种阅读的技艺。
临近读书会尾声,袁慧兰老师提议每个人都来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互动环节中,汪逸阳同学提出了他在深度阅读过程中的疑问:“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的心身二元论的论证和笛卡尔的论证有何分别,这二人的意旨是什么,以及如何看待古典哲学中不设论证前提直接给你不可否认的观点的态度?”魏老师解释道,这二者并非完全不同,前者特别是柏拉图在《斐多篇》中灵魂不朽的论证更注重“知识是可能的”,而后者更关注“如何保证知识是有确定性的”这一问题。而对于后一个问题,他指出哲学解读过程中的“同情”与理解很重要,我们需要尽可能自觉地对缺失的内容与背景进行补充。
最后,刘财国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以朱莉娅·安纳斯的研究作品为钥匙,我们开启了一段精彩的古典哲学之旅,相信在今后,古希腊的哲学智慧将会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心理辅导站也为每位同学送上了一支玫瑰花,在愉快的氛围中,本学期最后一次读书会圆满结束!